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及施工模具,密闭结构包括闭水环和密封防护圈;所述闭水环和密封防护圈均套于墙体内的线管外;施工模具包括用于墙体成型的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以及密封防护圈成型模具;密封防护圈成型模具包括套设在线管上的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上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线管管壁上设有放气阀,放气阀与放气口连通;线管管壁上设有注浆接头,注浆接头的出口位于充气气囊的内侧壁;线管内部设有注浆管,注浆管与注浆接头连通;通过注浆管挤注环氧胶泥以压缩充气气囊形成密封防护圈。本实用新型通过闭水环和密封防护圈能隔断线管与墙体混凝土之间的毛细裂缝,能提高人防工程中线管与墙体之间的密闭性能。
公开号:CN214337445U
申请号:CN202023132312.8U
申请日:2020-12-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熊望辉;贾道同;冯立雷;樊新胜;刘永亮;吴小志;夏帅朋;陈旭宗;赵臣杰;孟嗣航;崔琪;付君;于晓龙
申请人: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IPC主号:H02G3-2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及施工模具。
[n0002] 人防是指平时防灾救灾和战时防空所实施的措施和行动,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n0003] 人防工程施工时,各种线管穿墙板处为工程防护密闭较为薄弱的部位,当线管和非均匀质体的混凝土间的毛细裂缝以及线管内的空隙防护密闭性能差时,会导致战时使用时各种放射性物质、化学毒剂等从毛细裂缝进入工程内部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而这种连通能够造成工程防护区域的抗力和密闭性能的破坏,导致防护性能缺失。
[n0004]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及施工模具,通过在墙体内的线管上设置闭水环和密封防护圈,隔断线管与墙体混凝土之间的毛细裂缝,提高人防工程中线管与墙体之间的密闭性能。
[n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n0006] 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墙体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线管穿设在墙体内;该密闭结构包括闭水环和密封防护圈;所述闭水环和密封防护圈均套于线管外,且位于墙体内;所述闭水环的内侧壁与线管的外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密封防护圈介于闭水环与墙体外侧壁之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人防工程中,墙体外侧指超压一侧、墙体内侧是指防护区内一侧;闭水环能延长渗漏路径,密封防护圈能隔断线管外侧壁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的毛细裂缝,能提高人防工程中线管与墙体之间的密闭性能。
[n0007]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墙体内的线管上设置的闭水环和密封防护圈能隔断线管与墙体混凝土之间的毛细裂缝,以延长渗漏路径,提高人防工程中线管与墙体之间的密闭性能。
[n0008] 进一步限定,所述闭水环的内侧壁与线管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该种结构能确保之间的密封性。
[n0009] 进一步限定,所述闭水环的右侧壁设有圆锥台形筒体,圆锥台形筒体与闭水环的右侧壁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圆锥台形筒体与线管同轴设置,且圆锥台形筒体靠近墙体外侧壁;该种结构能隔断闭水环与墙体内混凝土之间的毛细裂缝,能延长渗漏路径,能提高人防工程中线管与墙体之间的密闭性能。
[n0010] 进一步限定,所述线管的内侧壁与线管内线缆之间的空隙填充设有密封材料层,能提高线管内的防护密闭性。
[n0011] 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防护圈和密封材料层均由环氧胶泥制成;具体地,密封防护圈和密封材料层由环氧胶泥浇筑并养护成型,线管外表面打磨粗糙;环氧胶泥与线管外表面形成的化学胶结力、线管外表面与环氧胶泥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和由于线管表面粗糙不平所产生的机械咬合力能增强线管与环氧胶泥密封防护圈之间的剪切粘度强度值,从而达到增强薄弱部位的密闭防护功能。
[n0012] 进一步限定,所述墙体内线管的右端设有抵抗力盖板,且所述抵抗力盖板预埋在墙体内,所述抵抗力盖板位于超压侧,能提高线管的稳固性和密闭性。
[n0013]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的施工模具,包括用于墙体成型的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线管穿设于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之间;
[n0014] 该施工模具还包括密封防护圈成型模具;密封防护圈成型模具包括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套设在线管上,且充气气囊的内侧壁与线管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所述线管的管壁上设有放气阀,放气阀与放气口之间通过气管连通;通过充气口能给充气气囊充气,由线管的内部打开放气阀能给充气气囊放气;具体地,放气阀贯穿线管的管壁,且与线管密封固定连接,可焊接、螺纹连接或一体成型,避免放气阀与线管之间存在渗漏间隙;具体地,放气阀可以为线管内一端封堵的气管,充气气囊放气时,将刀具伸入线管内将放气阀的封堵一端戳破,即可实现放气;
[n0015] 所述线管的管壁上设有注浆接头,所述注浆接头的出口位于充气气囊的内侧壁,浇筑混凝土时,充满气的充气气囊能封堵注浆接头的出口,避免混凝土进入注浆接头;所述线管的内部设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与注浆接头的入口连通,通过注浆管能向注浆接头注入环氧胶泥密封材料;具体地,注浆接头贯穿线管的管壁,且与线管密封固定连接,可焊接、螺纹连接或一体成型,避免注浆接头与线管之间存在渗漏间隙;注浆完成并养护成型后,能利用刀具切掉线管内注浆管与注浆接头之间的连接,然后能向线管内注入环氧胶泥密封材料。
[n0016]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的施工模具,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施工模具浇筑墙体并埋置线管时,将闭水环密封固定在线管上,将线管和闭水环与墙体的钢筋绑扎固定;通过充气口给充气气囊充满气,确保充气气囊的内侧壁与线管的外侧壁间隙配合,且充满气的充气气囊能封堵注浆接头的出口,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注浆接头;向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并使墙体养护成型;拆除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后,通过线管的内部打开放气阀,同时通过注浆管向注浆接头注入环氧胶泥密封材料,环氧胶泥在泵压下由注浆接头流至线管外,并挤压充气气囊,充气气囊放气干瘪,环氧胶泥填充充气气囊放气干瘪后形成的空腔,环氧胶泥填充线管外侧壁与墙体混凝土之间的空隙;将环氧胶泥养护成型为密封防护圈;环氧胶泥与线管外表面形成的化学胶结力、线管外表面与环氧胶泥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和由于线管表面粗糙不平所产生的机械咬合力能增强线管与环氧胶泥密封防护圈之间的剪切粘度强度值,从而达到增强薄弱部位的密闭防护功能,能有效减少因线管和混凝土材料系数相差较大造成的毛细裂缝,当超压侧的流体经毛细裂缝流动至环氧胶泥密封防护圈处时,环氧胶泥密封防护圈能隔断流体流道。
[n0017] 进一步限定,所述线管上设有定位环,且定位环位于闭水环的右侧,所述定位环的内侧壁与线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具体地,可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该种结构能确保之间的密封性;充气气囊的左侧壁与定位环的右侧壁相抵,定位环能定位充气气囊,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充气气囊移位。
[n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墙线密闭结构的示意图。
[n0020]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墙线管施工模具的示意图。
[n0022] 图4为图3中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n0023] 附图中:1-墙体,2-线管,3-闭水环,4-密封防护圈,5-圆锥台形筒体,6-抵抗力盖板,7-左侧模板,8-右侧模板,9-充气气囊,10-充气口,11-放气阀,12-注浆接头,13-注浆管,14-定位环。
[n0024]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n0025]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6]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2密闭结构,墙体1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线管2穿设在墙体1内;该密闭结构包括闭水环3和密封防护圈4;所述闭水环3和密封防护圈4均套于线管2外,且位于墙体1内;所述闭水环3的内侧壁与线管2的外侧壁密封连接;具体地,所述闭水环3的内侧壁与线管2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该种结构能确保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密封防护圈4介于闭水环3与墙体1外侧壁之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人防工程中,墙体1外侧指超压一侧、墙体1内侧是指防护区内一侧;闭水环3能延长渗漏路径,密封防护圈4能隔断线管2外侧壁与混凝土墙体1之间的毛细裂缝,能提高人防工程中线管2与墙体1之间的密闭性能。通过在墙体1内的线管2上设置的闭水环3和密封防护圈4,能隔断线管2与墙体1混凝土之间的毛细裂缝,以延长渗漏路径,提高人防工程中线管2与墙体1之间的密闭性能。
[n0027] 本实施例中,所述闭水环3的右侧壁设有圆锥台形筒体5,圆锥台形筒体5与闭水环3的右侧壁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圆锥台形筒体5与线管2同轴设置,且圆锥台形筒体5靠近墙体1外侧壁;该种结构能隔断闭水环3与墙体1内混凝土之间的毛细裂缝,能延长渗漏路径,能提高人防工程中线管2与墙体1之间的密闭性能。
[n0028]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管2的内侧壁与线管2内线缆之间的空隙填充设有密封材料层(图中未示出),能提高线管2内的防护密闭性;所述密封防护圈4和密封材料层均由环氧胶泥制成;具体地,密封防护圈4和密封材料层由环氧胶泥浇筑并养护成型,线管2外表面打磨粗糙;环氧胶泥与线管2外表面形成的化学胶结力、线管2外表面与环氧胶泥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和由于线管2表面粗糙不平所产生的机械咬合力能增强线管2与环氧胶泥密封防护圈4之间的剪切粘度强度值,从而达到增强薄弱部位的密闭防护功能。
[n0029] 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1内线管2的右端设有抵抗力盖板6,且所述抵抗力盖板6预埋在墙体1内,所述抵抗力盖板6位于超压侧,能提高线管2的稳固性和密闭性。
[n0030] 实施例2,如图2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2密闭结构的施工模具,包括用于墙体1成型的左侧模板7和右侧模板8,线管2穿设于左侧模板7和右侧模板8之间;
[n0031] 还包括密封防护圈4成型模具,密封防护圈4成型模具包括充气气囊9;所述充气气囊9套设在线管2上,且充气气囊9的内侧壁与线管2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充气气囊9上设有充气口10和放气口,所述线管2的管壁上设有放气阀11,放气阀11与放气口之间通过气管连通;通过充气口10能给充气气囊9充气,由线管2的内部打开放气阀11能给充气气囊9放气;具体地,放气阀11贯穿线管2的管壁,且与线管2密封固定连接,可焊接、螺纹连接或一体成型,避免放气阀11与线管2之间存在渗漏间隙;具体地,放气阀11可以为线管2内一端封堵的气管,充气气囊9放气时,将刀具伸入线管2内将放气阀11的封堵一端戳破,即可实现放气;
[n0032] 所述线管2的管壁上设有注浆接头12,所述注浆接头12的出口位于充气气囊9的内侧壁,浇筑混凝土时,充满气的充气气囊9能封堵注浆接头12的出口,避免混凝土进入注浆接头12;所述线管2的内部设有注浆管13,所述注浆管13与注浆接头12的入口连通,通过注浆管13能向注浆接头12注入环氧胶泥密封材料;具体地,注浆接头12贯穿线管2的管壁,且与线管2密封固定连接,可焊接、螺纹连接或一体成型,避免注浆接头12与线管2之间存在渗漏间隙;注浆完成并养护成型后,能利用刀具切掉线管2内注浆管13与注浆接头12之间的连接,然后能向线管2内注入环氧胶泥密封材料。
[n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管2上设有定位环14,且定位环14位于闭水环3的右侧,所述定位环14的内侧壁与线管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具体地,可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该种结构能确保之间的密封性;充气气囊9的左侧壁与定位环14的右侧壁相抵,定位环14能定位充气气囊9,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充气气囊9移位。
[n0034]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图1至4所示,利用该施工模具浇筑墙体1并埋置线管2时,将闭水环3密封固定在线管2上,将线管2和闭水环3与墙体1的钢筋绑扎固定;通过充气口10给充气气囊9充满气,确保充气气囊9的内侧壁与线管2的外侧壁间隙配合,且充满气的充气气囊9能封堵注浆接头12的出口,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注浆接头12;向左侧模板7和右侧模板8之间浇筑混凝土,并使墙体1养护成型;拆除左侧模板7和右侧模板8后,通过线管2的内部打开放气阀11,同时通过注浆管13向注浆接头12注入环氧胶泥密封材料,环氧胶泥在泵压下由注浆接头12流至线管2外,并挤压充气气囊9,充气气囊9放气干瘪,环氧胶泥填充充气气囊9放气干瘪后形成的空腔,环氧胶泥填充线管2外侧壁与墙体1混凝土之间的的空隙;将环氧胶泥养护成型为密封防护圈4,并形成过墙线管2密闭结构;环氧胶泥与线管2外表面形成的化学胶结力、线管2外表面与环氧胶泥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和由于线管2表面粗糙不平所产生的机械咬合力能增强线管2与环氧胶泥密封防护圈4之间的剪切粘度强度值,从而达到增强薄弱部位的密闭防护功能,能有效减少因线管2和混凝土材料系数相差较大造成的毛细裂缝,当超压侧的流体经毛细裂缝流动至环氧胶泥密封防护圈4处时,环氧胶泥密封防护圈4能隔断流体流道。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闭水环和密封防护圈;所述闭水环和密封防护圈均套于线管外,且位于墙体内;所述闭水环的内侧壁与线管的外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密封防护圈介于闭水环与墙体外侧壁之间。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水环的内侧壁与线管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水环的右侧壁设有圆锥台形筒体,圆锥台形筒体与闭水环的右侧壁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圆锥台形筒体与线管同轴设置,且圆锥台形筒体靠近墙体外侧壁。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的内侧壁与线管内线缆之间的空隙填充设有密封材料层。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防护圈和密封材料层均由环氧胶泥制成。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内线管的右端设有抵抗力盖板,且所述抵抗力盖板预埋在墙体内,所述抵抗力盖板位于超压侧。
[0007] 7.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的施工模具,包括用于墙体成型的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线管穿设于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防护圈成型模具;
所述密封防护圈成型模具包括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套设在线管上,且充气气囊的内侧壁与线管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所述线管的管壁上设有放气阀,放气阀与放气口之间通过气管连通;
所述线管的管壁上设有注浆接头,所述注浆接头的出口位于充气气囊的内侧壁;所述线管的内部设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与注浆接头的入口连通。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上设有定位环,且定位环位于闭水环的右侧,所述定位环的内侧壁与线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充气气囊的左侧壁与定位环的右侧壁相抵。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172828Y|2008-12-31|降水井封井装置
CN107762532B|2019-03-01|隧道拱顶带模注浆施工方法
CN104113033B|2017-03-15|组装式钢筋混凝土电缆沟槽
CN102002950B|2012-04-04|地下结构施工缝分液注浆补强方法
CN214337445U|2021-10-01|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及施工模具
CN204922379U|2015-12-30|一种用于管道泄漏工况的带压密封夹具
CN101570973B|2010-12-29|外贴止水带内贴防水工艺
WO2017075742A1|2017-05-11|高水条件下泥水平衡顶管机接收装置及工艺
CN207685863U|2018-08-03|一种预制综合管廊接头连接结构
CN107326869A|2017-11-07|一种堤坝快速抢险修复施工工艺
CN110258569B|2021-03-19|一种混凝土渗水处理外封反压灌浆装置及灌浆方法
CN111365032A|2020-07-03|一种地铁车站洞门环梁的防渗处理方法
CN210827604U|2020-06-23|地下防渗膜接头及地下防渗膜连接装置
CN210827602U|2020-06-23|地下防渗连接接头及地下防渗连接装置
CN210827603U|2020-06-23|地下防渗接头及地下防渗装置
CN107576574B|2020-09-22|一种变形缝中埋止水带等尺寸极限耐水压的试验方法
CN210860155U|2020-06-26|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
CN208777266U|2019-04-23|一种自膨胀堵水袋
CN211036990U|2020-07-17|一种注浆盘
CN214302899U|2021-09-28|一种装配式灌浆补偿装置
CN210049359U|2020-02-11|一种污水泄漏紧急处理装置
CN211974369U|2020-11-20|一种电力沟浇筑模具
CN208918278U|2019-05-31|一种具有连通管的pc边模充气密封装置
CN106120656B|2018-03-30|一种水下更换止水带的施工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10562002U|2020-05-19|一种拼装式堤坝接缝封堵用橡胶止水带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32312.8U|CN214337445U|2020-12-23|2020-12-23|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及施工模具|CN202023132312.8U| CN214337445U|2020-12-23|2020-12-23|一种人防工程过墙线管密闭结构及施工模具|
[返回顶部]